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汽车产业,尤为瞩目的是,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%。
数据还显示,2023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首次超越合资车,出口量首次超越日本,位列世界第一。
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,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张新名片。
产销量连续9年稳居世界第一
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百花齐放,成效卓越。在“双碳”目标推动下,汽车产品低碳优势明显,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,2023年产销量分别达944.3万辆和949.5万辆,分别同比增长30.81%和37.9%,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,占全球的比重超过60%。
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0%
2023年,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31.55%,从5%到超过30%仅用四年。乘联会对新能源车的市场增长预期相对乐观,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0%。
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,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占比14%,欧洲21%,美国仅有7.7%,我国远超上述国家(地区)。截至2023年前三季,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位居全球前10大经济体之首(其他经济体缺失四季度数据)。
新能源汽车出口突破百万辆
随着上下游产业链技术的不断成熟,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,我国汽车国产化水平稳步提升,获得国际市场广泛认可。
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491万辆(整车出口485.28万辆),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,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。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.3万辆,占国内总出口比例创历史新高,其中比亚迪贡献超两成,出口24.28万辆。
传统车企发力 造车新势力崛起
国内新能源汽车进入全面竞争时代。传统车企深耕新能源车市场,2023年比亚迪销量突破300万辆,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年度销量冠军。吉利、长安、长城等品牌持续发力新能源汽车。造车新势力崛起并出现分化,理想、蔚来、小鹏等新势力品牌市场份额提升。理想汽车2023年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。今年2月份,问界汽车交付超2万辆,单月交付创新高。
锂电装机量逐年上升
电池、电机、电控是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,其中动力电池成本约占整车的40%。近年来,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,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。锂电池装机量逐年上升,占全球市场份额稳步提升。
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,2023年新能源汽车装机量占比达到67.23%,较2019年翻倍。
锂电产业链集中度提升
截至2023年11月,锂电池前三大电池产商份额合计占比达到78.55%,形成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强的市场格局,二者间的差距不断缩小,2023年比亚迪锂电池装机量市场份额首次突破30%。宁德时代电池装机量的市场份额仍保持在40%以上。
车桩比创历史新低
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越低的车桩比,代表充电桩供给更加充分,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,我国车桩比逐渐趋向合理。
截至2023年底,我国充电桩数量(公共+私人)达到859.6万个,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041万辆,车桩比2.37:1,创历史新低。
广东、浙江、江苏、上海等华南、华东地区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全国领先,4省(市)充电桩保有量占全国四成以上,广东领跑全国,以56.32万台的数量位居全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之首。
制造业新的增长引擎
依托研发创新、区域位置优势,深圳、上海、常州、合肥等地走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前列。2023年,深圳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.3%,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增长32.1%,合肥增长60.7%。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成为中国制造业新的增长引擎。
以代表新能源汽车整体表现的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(简称“CS新能车”,代码399976.SZ)来看,成份股产值由2015年的4330.51亿元增至2022年的1.6万亿元,截至2023年三季末,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产值占制造业比重达到5.51%,创历史新高。